目录
理论·学术_课题荟萃
UbD理论下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
邓卫;3-4
在戏剧与电影“类比”下分析情节发展的戏剧教学
李文兰;5-6+2
群文阅读需具备的思维特质
张万霞;魏爱华;7-8
理论·学术_学术沙龙
实质与形式并举 工具与人文共进——阅读教学“泛人文”问题探略
李燚鑫;9-10
人文回归:莎士比亚戏剧创作手法分析
左小乃;11-12
“笑”看华章
高小颖;13-14
屈原《离骚》的心灵突围
董凯扬;严登平;15-16
《古诗十九首》的生命意识
陈盼盼;16-17
践行·动态_教研动态
《艾青诗选》和其咏叹艺术
肖勤梅;18-20+97
从核心素养四个维度设计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教学
李凯君;20-22
践行·动态_教学精品
战斗檄文:《答司马谏议书》的反驳艺术
沈建妹;23-24
《芦花荡》教学的“深水区”
江锦旗;25-26
名著中的茶文化大观
曹楷;27-28+2
《拿来主义》中的逻辑问题
张慧玲;29-31
亮点·成效_热点论坛
任务群教学和课堂生成的构建
王树槐;32-33
以“任务驱动”形式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
李妍;34-35
岁月芳华 光耀当代——《百合花》红色革命传统作品的现实意义
魏浩峰;36-37
语文教学与情商培养
吴方军;38-39
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操作逻辑
刘洁梅;40-41+97
亮点·成效_探究课堂
《社戏》的“选择与创生”教学建议
胡冰;42-43+76
深度学习教学的组织
车景华;44-45
任务驱动的三重审思
陈敏;46-48+2
文字学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
杨华;48-50
用情境法教学《太空一日》
刘玉娥;51-52
亮点·成效_教材新解
《咏雪》的文化、逻辑知识教学分析
于静;53-54
青春时代的异响——试解《峨日朵雪峰之侧》
刘树云;55-56
“美人”寄壮志 “风月”解悲情 “主客”悟人生——苏轼《赤壁赋》主要意象和写作手法新解
陈中华;57-58
中外散文诗 母爱情异同——《金色花》与《荷叶·母亲》比较鉴赏
张志操;59-60
素养·读写_阅读养成
互文性阅读教学的建构
郝洁;61-62
文本解读的支点:知人论世
杨晓芝;63-64
沉浸式散文阅读教学的路径
郑祥平;65-66
向上开花 向下扎根——读写结合教学与尚真、尚善、尚美
钟红珍;67-68+97
水浒人物的“忠义”
陈小维;69-71+2
素养·读写_真情写作
巧借名家招式 开拓写作思路
董立平;72-73
娓娓而论 方无言焉
张小卉;74-75+97
初高中作文教学的衔接问题
于永军;76-77
“微写作”和“大文章”
何伟强;78+87
综合·发展_教学随笔
走进《故乡》深处 对话大师经典
陆东旭;79-80
良辰美景相似 悲欢离合各异——比较秦观和李煜作品的多愁善感
李秀华;81-82
杨修之死不止缘于“惑乱军心”
汪天德;83-84
空谷流泉 调高响逸——兼谈李益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和对戍边诗的继承发展
赵丽朵;85-86
综合·发展_教学备参
利用物象分析法解读古诗词
郑佐振;87-88
《陈情表》“情”字背后的审视与思辨
李宏伟;89-90
“吾与点也”之“与”再辨
杜连军;91-92
综合·发展_考评论坛
现代散文简答题解答技巧
刘刚;93-94
归纳小说主旨的缘由、方法及作用
张晓红;95-96
订购通知98